但对于其他人,包括上过战场的蓝守义都忍不住别过头去。
那些淮西二代,有的直接吐了起来。
稍微好点的,也是背过身不敢多看一眼。
但是蓝太平知道,这支明军大多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雏。他们在短时间内连战三场,特别是跟阿鲁台那场恶战。
这让他们形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,这时候如果不能给他们松松弦,那么最容易发生“炸营”。
到时候,不但不能南下去西番罕东救他爹蓝玉。
他们很可能都会死在自己人手里,两相对比之下,这是必然的选项。
毕竟,对敌人的仁慈,就是对自己的残忍。
因为,这就是战争!
战争不是过家家,是要流血、要死人的。
“大将军,让他们住手吧。”耿璇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,“剩下的,都是普通百姓。”
蓝太平没理他,继续冷漠的注视着城内发生的一切。
“你如何能确定,死得都是普通百姓?”
就待耿璇再次开口规劝前,蓝太平突然问道。
“这…”
耿璇语塞,毕竟都知道草原上的男人都善骑射。
一直来都是上马是兵,下马是民。
“哼”
蓝太平冷哼了一声,他转头看向对方,却发现大多数淮西二代都背过身去不敢看。
“你们将来想要超过自己的父辈,那就都给我转过来,眼睛都不要眨的给我盯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。”
“上了战场,就不要再有妇人之仁!”
蓝太平突然怒喝道。
就这样,所有人都强逼自己看。
受不了就吐,吐完了继续看,直到彻底麻木。
整整一天,到太阳落山后,所有士兵才心满意足的走出城来。
望着彻底安静的和林城,蓝太平眼角滑落一滴眼泪。
他心中默默祈祷,自己的亲爹蓝玉能多坚持一下。
他这招“围魏救赵”已然不能救出蓝玉,反而会成了他爹的催命符。
但是,他别无选择。
看士兵都朝这里聚集后,他又换上那副冷酷神色。
命令大军驻扎在城外一处山脚下。
他把所有缴获的战马收拢起来,足足有三万多匹战马。
一个作战计划已经在他脑海里成型,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,但是他要试一试。
他下令大军今夜在此休整,明日五更造饭,拂晓出发。
蓝太平坐在大帐内盯着地图,心中却默默算着日子,不知道自己老爹现在怎么样了。
他在出发前就收到锦衣卫探子来报,大将军蓝玉在罕东新筑的城内粮草已然不多。
自从晋王接管嘉峪关后,给大将军的粮草供应从月供,直接改成半月一供。
最后,直接改成了三天一供。直到突然断供,并关闭了嘉峪关。
他并不担心鞑靼和瓦剌联手围困蓝玉,他担心的是城中断粮。
毕竟粮草充足与否,决定了军心是否稳定。
但他还是低估了他爹洞察力,在晋王进驻嘉峪关后,他就察觉要出问题。
他一边减少大军每日粮草供给,另一边去各土司处购买粮食。
并且把新招募的那些土兵,全都打发回去了。
因为这些都是各土司的兵,战斗力不强还不忠于大明。
最关键的是,他们的饭量不是一般的大,而且还不服管教。
留在这里,就是定时炸弹。
现在晋王来了嘉峪关,限制了他大军的粮草供应。
说明当今陛下要动手了,他不能掉以轻心。
只要城内不乱,凭着手里的十万大明精锐,他并不太担心。
只是粮草问题,实在没什么好办法。
那些土司,眼瞅着要过冬了,都不肯卖粮食给他。
蓝太平临出发前命锦衣卫给他送信,表示自己会率军前去接应他。让他爹固守不出,以减少损失。
他现在也不确定,这封信送到蓝玉手中没有。
一切,只能看天意了。
西番罕东的土城,持续一天的喊杀声,随着太阳落山也跟着停止了。
这已经持续快半月了,每天从日出厮杀到日落,瓦剌和鞑靼如同上班打卡一般。
他们就一个目的,慢慢耗死明军。
城内的帅府里,一名男子大马金刀的坐在帅案后。
此人身长九尺,面赤红,身穿金色宝甲。
这正是大名鼎鼎的“凉国公”蓝玉,《明史》里描述,“玉长身面赤,饶勇略,有大将才。”
而在帅案前的大厅内,则站着十几位身披铁甲的将军。
他们虎背熊腰,满脸凶煞,浑身上下散发着杀气,却毕恭毕敬的站在那里。
没错,这些人都是蓝玉的义子们。
“嘿嘿,娘的。难道老子要交待在这里了?”
记住暖酒小说地址:nnnXS.com